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的新趋势

旅游新闻 2021-12-24 11:58www.ciweiyou.com旅游攻略自由行
     从20世纪80年代农家乐在我国出现,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是靠民间自发,到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随后乡村旅游不断提升、快速发展,进入“黄金期”。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1亿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人数的近一半,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形态在全国乡村兴起。
  据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主要有6种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发展型,主要通过接受景区辐射,为景区提供多样化的配套服务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形成景区与乡村互为补充的良性发展局面;二是民俗文化依托型,主要以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为旅游吸引物,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文化元素牵动旅游业的发展;三是乡村民宿带动型,主要以民宿为核心体验产品,围绕旅游元素形成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从而培育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四是生态资源依托型,主要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生态体验、生态研学、康养度假等,主要优势为“绿色低碳”和“亲近自然”;五是田园观光休闲型,主要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居环境,围绕乡土景观与农业生产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产品;六是旅游扶贫成长型,通过政府主导、资源租赁、企业带动等方式,将发展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结合,形成以旅游带动致富的效果。
  经过在各地的观察,乡建专家、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感到,乡村旅游已被各地政府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纳入当地乡村振兴的“工具箱”中。这意味着未来,乡村旅游必定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这其中不乏需要警惕的误区。
  魏玉栋表示,并不是所有乡村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事实上,绝大部分乡村的振兴并不适合走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此外,目前还有一些地方存在“过度乡村旅游”现象,局部出现了“供大于求”的问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乡村不能都搞旅游,也不是所有乡村都有条件搞旅游。一个乡村是否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需要科学、理性、客观地进行判断,不能简单地依样画葫芦,盲目模仿。
  厉新建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乡村振兴涉及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等多方面的工作。发展乡村经济,必须要解决乡村居民被动的闲暇时间和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让村民在农忙之外的闲暇时间里有事可做,能够产生足够经济效益;同时,农民自住之外的闲置房产资源需要有人使用,需要有能够产生足够经济效益的好项目。
  此外,还需要重新认识乡村。乡村不是农村,农村是农业生产方式、务农人群聚集的空间,而乡村主要是跟城市对应的。尽管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依然重要,但在乡村可以注入的产业类型一定不只是农业。要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第二,由于乡村保留着更多的传统文化,所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乡村文化振兴,就没有乡村高质量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期构建文化认同的一环,因此必然涉及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没有保护、传承、弘扬,就没有文化认知、认同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自尊、自强,就没有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文化自信、自尊、自强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厉新建认为,应该通过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给文化的主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机会和利益。旅游尤其是乡村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价值释放和变现的优选路径。
  第三,不管乡村的过去曾经如何辉煌,不管乡村的文化曾经如何丰厚,乡村始终是发展着的乡村。乡村的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大势,乡村振兴的未来一定是既有富有内涵的文化传统,也有精致的现代生活。因此,要让乡村回归日常,要在每一个改变提升的乡村日常中展现乡村性和独特的美。
  第四,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谁来振兴和振兴谁的问题。厉新建指出,乡村振兴首先应该是乡村人的振兴,是乡村人的生活改善,是让乡村人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和主要受益人。乡村振兴首先是当地老百姓的振兴,其次才是为外来的城里人提供休养生息的乡村振兴。首先是自然的乡村,其次是文化的乡愁,但更重要的是乡愁诉求和需求满足。
  目前,乡村旅游在供求动态适配方面存在着能力的欠缺,一方面需要通过“干中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匹配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离乡进城的人们返乡创业,并且积极引入外部高素质人才,包括投资人才,志愿性的文化艺术专才进入乡村,同时吸引退休的“城里人”告老还乡。
  第五,乡村振兴要解决“景”的问题,要在“资源+资本”的结构中认识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一方面,如果资本太强势,资源一端就会利益受损,如果资源进入意愿下降,如何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就会成为一个挑战。另一方面,如何保障每个农户的权益至关重要,因为农户任何一个个体利益受损,都容易导致整体景观的破坏。要从整体上思考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第六,乡村振兴要选好发动机和枢纽,做强内容分发平台。民宿、乡村酒店、乡村度假酒店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以及物产组合的平台和枢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旧元素、新组合、大市场”。读书、培训、音乐、咖啡、研学、会议、雅集等都可以在乡村空间中呈现,既丰富了乡村景观,也增加了这些消费行为的异样情调和风格。要让美学、让艺术走进乡村,让艺术装点乡村,让乡村充满艺术的生活,让乡村里长出生活的艺术。
  厉新建总结说,乡村旅游发展要通过“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诉求得以满足形成吸引力,以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精致化、品质化、集群化来形成影响力,以优质优价、精准锚定消费人群形成消费力,这将有助于乡村振兴更持久的推进。
  乡村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呈现什么样的特点?魏玉栋认为:首先,乡村旅游一定是姓“乡”,而不姓“城”。现在很多乡村中出现了过多的城市化元素,甚至把城市的规划搬到乡村,把乡村搞成了城市的复制品。譬如,把村里的大树砍掉,去铺设大面积的草坪,或种一大片园林绿化苗木,把乡村绿化变成“城市绿化的缩小版”,这种做法非常危险,是对乡村直接的破坏。未来的乡村旅游要杜绝这些偏离了乡村轨道的现象,要真正姓“乡”。
  其次,个性化体验会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主题。乡村旅游体验不是只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院、搞搞农业采摘等这些初级的东西。乡村的体验应该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发展乡村旅游就要开发自己特有的东西,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游客在这里可以现场观看当地村妇用粮食作画的过程,做好的艺术品经过防虫处理,可以挂在墙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坏。游客们也可以亲自体验用粮食作画的过程。
  再者,融合会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旅游综合体将会越来越吃香。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实际上是想沉下来,体验一种悠闲安静的慢生活,这就需要建设有多重功能的田园综合体,在生态农业、生态休闲和生态居住等多方面给游客带来多重体验。魏玉栋指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综合园区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简单卖房间、卖饭菜或者卖农产品,而是要考虑卖时间、卖故事、卖情怀,让游客愿意待得更久。田园综合体需要有灵魂来支撑,这个灵魂就是文化,文化将是旅游业界的必修课。
  最后,乡村旅游要回归价值层面,品质和品牌将会成为未来的方向。魏玉栋说,乡村旅游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自然的生态环境、悠闲的乡村生活、带着乡愁的农业生产、独特的乡土文化,以及浓郁的人际关系,是游客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里体验不到的一些东西,尤其是传统的、自然的、内心的东西。所以乡村旅游行业应该从这些东西出发,打造独一无二的体验。在独一无二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品质,有品质的东西久了就会形成品牌。品牌是乡村旅游一定要走的路。

上海旅游 广东旅游 重庆旅游 新疆旅游 宁夏旅游 西藏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陕西旅游 甘肃旅游 青海旅游 河北旅游 内蒙古旅游 辽宁旅游 吉林旅游 黑龙江旅游 山西旅游 台湾旅游

长沙旅游 沈阳旅游 长春旅游 哈尔滨旅游 南京旅游 南昌旅游 贵阳旅游 昆明旅游 成都旅游 武汉旅游 福州旅游 石家庄旅游 太原旅游 西安旅游 呼和浩特旅游 南宁旅游 北京旅游 拉萨旅游

天津旅游 杭州旅游 合肥旅游 广州旅游 淄博旅游 青岛旅游 宁波旅游 东莞旅游 无锡旅游 大连旅游 厦门旅游 佛山旅游 烟台旅游 唐山旅游 温州旅游 西宁旅游 兰州旅游 海口旅游 济南旅游 郑州旅游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iweiyou.com 旅游景点推荐_旅游景点攻略_刺猬游 版权所有 Power by

旅游路线,旅游攻略自由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推荐,旅游景点攻略,山西旅游景点,威海旅游景点,青岛旅游景点,三亚旅游景点,四川旅游景点